柴达木沙漠崛起新能源巨擘,开启东西部能源协同新篇
2 月 26 日,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尔木市见证了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时刻 —— 全国规模最大的 “沙戈荒” 新能源外送基地电源项目 —— 柴达木格尔木东沙漠基地电源项目正式开工。这一项目犹如一颗投入能源领域的重磅炸弹,瞬间吸引了全球目光,为中国乃至世界的新能源发展进程注入了强大动力。
该项目由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斥巨资打造,总投资约 800 亿元,建设总规模高达 1924 万千瓦,堪称能源领域的 “超级航母”。其多项 “全国之最” 的成绩,使其在众多新能源项目中脱颖而出。不仅规划建设容量全国居首,总投资规模也一骑绝尘,新能源装机占比更是高达 85%(不含储能),还囊括了海拔最高的超超临界火电项目,在技术难度和规模上实现了双重突破。同时,作为全国首个跨省跨经营区新能源外送基地电源项目,它打破了地域界限,为能源资源的优化配置开辟了新路径,为构建全国统一能源大市场奠定了坚实基础。
展望未来,项目建成投运后,将通过全国首条跨省跨经营区的 “青桂直流” 特高压直流输电通道,每年向广西输送约 365 亿千瓦时清洁能源。这一电量相当于广西 2024 年全社会用电量的 14%,将有效缓解广西电力供需紧张局面,为广西的经济发展提供稳定的能源保障。更为重要的是,这一项目促进了东西部地区在能源领域的深度合作,实现了资源优势与经济优势的互补,推动东西部地区在绿色发展道路上携手共进,共同谱写高质量协同发展的新篇章。
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青海分公司相关负责人透露,项目建设过程中,华电将充分发挥自身技术和资源优势,系统推进 “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集成设计及运行技术示范试验”“数智化风光电站系统研究与应用” 等一系列重点研究课题。通过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紧密合作,形成强大的协同创新合力,将 “光伏 +”“数智 +” 等先进理念融入项目建设,打造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新能源示范基地,为我国新能源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提供宝贵经验。
值得一提的是,柴达木格尔木东沙漠基地电源项目在追求能源开发的同时,不忘生态保护。项目创新性地采用 “光伏 + 生态治理” 的治沙融合开发模式,通过在沙漠地区建设光伏电站,利用光伏板的遮挡作用减少水分蒸发,降低风速,为植被生长创造有利条件。同时,通过种植适合沙漠环境的植物,实现防风固沙、改善生态环境的目标。这种开发模式不仅有效利用了沙漠土地资源,还实现了光伏发电与生态修复的良性互动,为全球沙漠治理和新能源开发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此次柴达木格尔木东沙漠基地电源项目的开工,是中国新能源发展道路上的一座重要里程碑。它标志着我国在新能源领域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重大突破,为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迈出了坚实一步。未来,随着项目的逐步建成,“沙戈荒” 地区丰富的新能源资源将被充分激活,转化为源源不断的绿色电能,照亮东西部协同发展的新征程,为实现 “双碳” 目标和全球能源转型贡献中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