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电池新国标强势来袭,“零爆燃” 时代开启
### 标题示例 1. 《动力电池新国标强势来袭,“零爆燃”时代开启》 2. 《最严电池安全令发布,行业安全格局迎来重塑》 3. 《新国标重塑动力电池安全架构,储能领域协同共进》 ### 润色文案 2025年4月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颁布GB 38031 - 2025《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这一堪称“史上最严电池安全令”的新规,彻底革新了动力电池安全标准体系。新规将“不起火、不爆炸”这一关键安全指标,从企业的技术探索层面,提升至全行业强制遵循的准则高度,标志着动力电池行业安全保障开启全新篇章。 相较于2020年版标准,GB 38031 - 2025在多项关键测试项目上实现重大跨越。热扩散测试方面,触发手段显著丰富。在针刺与外部加热的传统方式基础上,新增内部加热片触发热失控方法,极大程度模拟真实事故场景。逃生机制全面升级,新规明确热失控发生后5分钟内必须精准发出报警信号,同时严格阻断烟气进入乘员舱的路径,彻底消除逃生时二次中毒的隐患。测试结束后的监测时长大幅延长至至少2小时,且要求所有监测点温度持续低于60℃,有效预防延迟性爆燃事故。 底部撞击测试首次被纳入标准范畴。该项测试模拟道路飞石冲击情景,采用直径30mm钢球,以150J能量撞击电池包最脆弱部位。豁免条件极为严苛,仅允许离地间隙≥200mm的N类商用车免测,其余包括乘用车在内的车型均在监管之列,显著强化了电池底部安全防护的监管力度。 快充安全管理方面,新规也提出了极为严格的要求。针对超快充电池,规定在历经300次快充循环后,仍需顺利通过外部短路测试。并且在20% - 80% SOC区间内,必须确保快充性能稳定,有效防止因长期快充致使电池内部隐患滋生。 随着新国标的落地实施,动力电池行业即将面临深度变革。预计到2027年整改期限截止,约30%的产能将因无法契合新国标要求而被淘汰。与此同时,行业集中度有望大幅提升,CR3或可达80%以上。 在储能行业蓬勃发展的当下,储能系统的安全问题备受关注。阳光电源作为行业领军企业,积极开展储能极限燃烧测试,为行业安全技术发展贡献了宝贵经验。 戴乐克作为储能行业的重要参与者,始终致力于为客户构建全方位产品质量保障体系。在设计阶段,戴乐克凭借专业团队敏锐洞察并提前规避潜在安全风险,携手阳光电源、中国中车等众多行业领军企业,深度合作研发出户外锁具系统、重型多点压缩锁等一系列安全解决方案。从设计伊始便将安全理念深度融入,通过海量模拟实验和严苛测试持续优化方案。在生产环节,戴乐克运用先进检测设备,严格执行高标准检测规范,全力强化质检流程,确保每一批次产品质量稳定可靠。在应用端,戴乐克研发的DST快装技术产品,凭借卓越的抗震性能,完美契合复杂环境下大规模安装的严苛需求。该产品不仅为企业设备检查和拆卸作业提供便捷、高效的操作体验,更凭借精良设计与可靠质量,为企业稳固筑牢安全防线。 工业安全保障是一项庞大且复杂的系统工程,需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以及社会各界齐心协力、协同合作。戴乐克将持续秉持专业精神,携手各方,从产品设计到实际使用的每一个环节发力,为设备稳定运行和产品安全使用提供坚实有力的保障,助力工业稳健前行。
你可能喜欢
更多>>>- 西安光伏产业升级按下 “加速键”:产能破局与场景创新双驱动,戴乐克技术构建设备防护新标杆
- 西安光伏产业驶入升级快车道:产能目标领跑全球,戴乐克创新方案筑牢设备安全基石
- 戴乐克创新技术深度融入西安光伏产业链 助力构建高效安全新生态
- 戴乐克硬核技术赋能西安光伏产业链升级 构建智慧化安全防护新生态
- 戴乐克创新方案驱动西安光伏产业升级 构建全链条安全防护体系
- 西安光伏产业升级再提速:戴乐克创新技术筑牢设备安全屏障
- 西安光伏产业升级再提速 戴乐克创新方案赋能 "双碳" 新图景
- 戴乐克医疗全场景防护方案构建三重价值安全屏障
- 戴乐克医疗防护方案:三重价值构建全场景安全屏障
- 戴乐克医疗全场景防护方案:三重价值构建长效安全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