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戴乐克电商平台!

所有分类
首页> 热点资讯> 文章信息

文章导航

“史上最严” 动力电池新国标落地,行业 30% 产能面临大考


2025年4月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颁布GB 38031 - 2025《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这一被业界冠以“史上最严电池安全令”之名的新规,彻底革新了动力电池的安全标准。它将“不起火、不爆炸”这一关键指标,从企业内部的技术探索范畴,强势提升为整个行业必须严格遵循的强制性准则,这无疑标志着动力电池行业的安全保障体系踏入了一个全新的纪元。 相较于2020年版标准,GB 38031 - 2025在多个关键测试项目上实现了显著升级。在热扩散测试领域,触发方式更为丰富多元。在传统的针刺测试以及外部加热手段基础之上,创新性地引入了内部加热片触发热失控的全新方法,从而能够更为精准、逼真地模拟现实中的事故场景。逃生机制也经历了全方位的优化升级,新规明确要求,一旦发生热失控现象,必须在5分钟内迅速发出报警信号,同时,要绝对确保烟气不会进入乘员舱,从根本上杜绝了逃生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二次中毒风险。不仅如此,试验结束后的监测时长也大幅延长至至少2小时,且所有监测点的温度必须低于60℃,以此有效防范延迟性爆燃现象的发生。 底部撞击测试首次被纳入标准体系。该测试通过模拟道路上飞石冲击的场景,采用直径30mm的钢球,以150J的能量对电池包最薄弱的部位进行撞击。其豁免条件极为严苛,仅允许离地间隙≥200mm的N类商用车免于此项测试,而包括乘用车在内的其他各类车型,均毫无例外地被纳入了监管范围,这无疑极大地强化了对电池底部安全防护的监管力度。 在快充安全管理方面,新规同样做出了明确且严格的规定。针对当下备受关注的超快充电池,要求其在历经300次快充循环之后,依然能够顺利通过外部短路测试。同时,在20% - 80% SOC这一关键区间内,快充性能必须始终保持稳定,从而有效避免因长期快充而导致电池内部隐患的逐渐积累。 随着这一全新国标的正式实施,动力电池行业即将迎来一场深刻的变革。预计在2027年整改期限截止之前,高达30%的产能由于无法满足新国标要求,将不得不面临关停的局面。与此同时,行业集中度有望实现大幅提升,CR3甚至可能攀升至80%以上。 在当前储能行业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下,储能系统的安全问题日益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阳光电源作为行业内的领军企业,积极投身于提升储能安全性能的实践探索之中。通过开展储能极限燃烧测试,阳光电源为整个行业在安全技术领域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参考范例。 戴乐克作为储能行业的重要一员,始终坚定不移地致力于为客户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产品质量保障体系。在设计阶段,戴乐克充分发挥其专业团队的优势,提前对潜在的安全风险进行全面排查与有效规避。并与阳光电源、中国中车等众多行业领军企业紧密合作,共同研发出了包括户外锁具系统、重型多点压缩锁等在内的一系列先进的安全解决方案。从设计的源头上,便将安全理念深度融入其中,并通过大量的模拟实验以及严苛的测试流程,对方案进行反复优化。在生产环节,戴乐克运用先进的检测设备,严格遵循高标准的检测规范,进一步强化质检流程,确保每一批次产品的质量都稳定可靠。在应用端,戴乐克精心研发的DST快装技术产品,凭借其卓越的抗震性能,能够充分满足复杂环境下大规模安装的严苛要求。该产品不仅为企业在设备检查和拆卸过程中提供了便捷、高效的操作体验,更凭借其精良的设计和可靠的质量,为企业筑牢了坚实的安全防线。 工业安全保障是一项极为复杂且庞大的系统性工程,绝非某一家企业或某一个环节能够独立完成,它需要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以及社会各界齐心协力、协同合作。戴乐克将始终秉持专业精神,与各方携手共进,从产品设计、生产制造、质量检测、市场流通,一直到产品使用的每一个细微环节入手,为设备的稳定运行和产品的安全使用提供全方位、强有力的保障,为推动工业的稳健发展贡献力量。

服务相关
客服电话:400 823 8866
Q    Q:  400 823 8866
邮   箱:  service@dirak.com.cn
工作时间:  9:00-17:00(工作日)

扫描关注微信公众号

快递查询

Copyright © 2015 戴乐克电商平台-工业锁具|工业铰链|密封胶条|把手锁|柜锁 苏州戴乐克工业锁具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苏ICP备08013609号-6